緬甸發生非洲豬瘟病例,非洲豬瘟到底是什么?如何預防?
如果您正在尋找相關產品或有其他任何問題,可隨時撥打公司服務熱線,或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在線交流!
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消息,2020年7月9日,緬甸畜牧漁業部向OIE報告稱,緬甸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。疫情源頭暫不確定,經尸檢、臨床與實驗室檢測發現,有120頭豬疑似受到感染,其中91頭發病并死亡。
非洲豬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,這是一種能夠讓養殖場功虧一簣的重大疫病,今天就給大家再具體聊一下非洲豬瘟。
一、非洲豬瘟介紹
非洲豬瘟是一種非洲豬瘟屬病毒,病毒粒子為20面體對稱,直徑約200mm。病毒帶有囊膜,分為22個不同基因型,只有1個不同的血清型。非洲豬瘟在生豬和野豬的白細胞都可復制,尤其是養殖生豬。因為首例非洲豬瘟病例發生在1921年的肯尼亞,而后傳播到安哥拉、蘇丹、贊比亞等地,因此被稱為“非洲豬瘟”。非洲豬瘟有著高傳染性,豬群、野豬是主要傳播途徑,無法傳染給狗、貓、羊等動物,人也不會傳染。不過,DNA病毒在兔子體內盲傳26代,對豬依然有致死性。該病有無季節性、無日齡性特點,全年均可出現,一旦患病將快速傳播導致生豬大批量死亡,健康的生豬感染病毒將迅速暴發。
二、非洲豬瘟臨床癥狀
非洲豬瘟具有高熱、急性細胞減少特點,不同感染狀態臨床癥狀不同。通常,急性豬瘟潛伏期為5d,體溫42℃,急性死亡。食欲不振、精神沉郁、呼吸急促、直腸出血,死亡率達到100%。亞急性疾病潛伏期一周,無明顯癥狀,死亡率低,病程時間較長。體溫無規律,幼崽死亡率高,病程10~30d。感染生豬恢復后成為病毒攜帶者。慢性疾病臨床癥狀為體重下降、停止生長,飼料轉化率低、毛色變暗,體溫在39~40℃。皮膚壞死、潰瘍斑塊、呼吸急促、關節腫脹。病程為5個月,多數生豬可痊愈帶攜帶病毒;孕期母豬流產、死胎。
三、非洲豬瘟的檢測
風途FT-PCR非洲豬瘟檢測儀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的技術原理檢測豬體內是否攜帶非洲豬瘟病毒。儀器既可在實驗室內操作,又可用于野外科學實驗,配合相應試劑,對取自待檢測樣本的分析物或其他分析物中的目標核酸進行快速、準確的定性檢測。儀器體積小,重量輕,易于攜帶。輕松滿足外出實驗的需求。而且內置7寸高清電容屏PDA,觸屏操作,簡便快捷。
四、非洲豬瘟的防控措施
現階段,對于非洲豬瘟防控沒有明確有效的方案和疫苗預防,只能通過日常防控,加大生物安全防控。一旦發現疑似病情及時撲殺并無害化處理,定期消毒,做到早發現早確診早處理。生豬養殖、繁殖時需給予高度重視,禁止從有疫情的區域引進種豬,引種過程中嚴格檢疫。同時,做好邊境區域豬群運輸車輛檢疫及生豬檢疫,豬肉制品嚴格檢測。養殖人員禁止家豬與野豬接觸,減少傳播途徑,降低患病率。一旦發現疫情需將一定范圍內的生豬撲殺,消毒交通工具、環境、場地,及時清理糞便及圈舍,堆放30d后利用。
五、結語
非洲豬瘟是生豬養殖中頭等殺手,嚴重威脅生豬健康生長與養殖效益。伴隨著國際貿易往來頻率的增加,使非洲豬瘟暴發風險增加,非洲豬瘟有著高傳染性、死亡率,還需嚴加防范。我國應加大對非洲豬瘟有關研究,特別是病原學與流行性病學研究,成為非洲豬瘟控制重要依據。